這個周末,對中國眾多互聯網金融行業同行來說是令人欣喜的,因為大家期盼的《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終于發布,行業有了自己的“基本法”。我認為,《指導意見》對互聯網金融各業態業務邊界、準入條件、監管職責等方面的明確,將成為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向規范化發展的新起點。
最重要的是確定了互聯網金融業務邊界和基本業務規則
作為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參與者,《指導意見》總體上并不出乎意料,但依然讓人欣喜?!吨笇б庖姟访鞔_表明了政府及監管層對行業的認同,尤其確認了在中國經濟新常態下,互聯網金融“對促進小微企業發展和擴大就業發揮了現有金融機構難以替代的積極作用”,要為互聯網金融提供“適度寬松的監管政策,為互聯網金融創新留有余地和空間”。
《指導意見》提出了包括鼓勵互聯網金融平臺、產品和服務創新,拓寬從業機構融資渠道,改善融資環境,簡政放權、完善稅收政策以及推動信用基礎設施等支持互聯網金融穩步發展政策措施。雖然政策環境的寬松以及征信等基礎設施的完善無疑將有助于整個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但在我看來,最重要的是《指導意見》對互聯網金融各業態的業務邊界的界定和基本業務規則的規定。
例如《指導意見》規定個體網絡借貸業務及相關從業機構應堅持平臺功能,股權眾籌應定位于服務小微企業和創新創業企業,信托公司不能將產品銷售給與風險承受能力不相配的客戶等等。通過對這些業務邊界的界定,實際也就對互聯網金融創新風險底線進行了劃定,有助于互聯網金融行業避免過度創新,防范金融風險,避免給投資者以及社會穩定帶來傷害。
《指導意見》規定的基本業務規則讓互聯網金融企業能夠有較為具體的原則性依據。例如,從事互聯網金融業務需要履行相關金融監管程序并且進行網站備案,客戶資金要第三方存管,要有充分的信息披露、風險提示和合格投資者制度等等。
互聯網金融行業,特別是P2P行業,一直因為沒有經營門檻和標準而魚龍混雜,甚至有些問題平臺本身就是為了詐騙?!吨笇б庖姟穼ヂ摼W金融企業提出的基本業務規則可以最大程度地篩除掉不合格的互聯網金融平臺,行業的平臺運營模式及服務標準也會在嚴格要求下向更加健康的方向轉變。
因此,《指導意見》的出臺,對互聯網金融行業長久發展非常有利,它讓真正有實力、模式健康、運營規范的企業更好地服務市場、保護投資者,同時讓不合格的企業被淘汰。
明確互聯網金融行業任務和角色定位
《指導意見》指出,“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有利于提升金融服務質量和效率,深化金融改革,促進金融創新發展,擴大金融業對內對外開放,構建多層次金融體系”。這不僅僅是對互聯網金融價值的認可,同時這也意味著明確了互聯網金融行業承擔的歷史角色、時代任務以及社會責任。
互聯網金融從來不是傳統金融行業的顛覆者,而應該是傳統金融服務中有益補充。它的任務和使命是服務傳統金融行業難以服務到的企業與個人,用市場和技術力量促進傳統金融機構服務質量和效率提升,拓展普惠金融的廣度和深度。因此《指導意見》也明確指出,支持各類金融機構與互聯網企業開展合作??梢灶A見,隨著互聯網與金融融合的推進,未來將沒有所謂的是互聯網金融還是傳統金融的區分。
以陸金所為例,我們的經營數據告訴我們,陸金所P2P的借款人大部分是小微企業企業主或者個體工商戶,他們大部分來自于二三線城市,并且相當一部分是來自中西部地區,而我們的投資者則有三分之二來自一線城市。借助陸金所平臺,不僅是幫助了難以從傳統金融機構融到資金的小微企業,同時還起到了優化地區資源配置的作用,幫助建立服務實體經濟的多層次金融服務體系。
陸金所作為開放平臺,一直注重與傳統金融機構有合作,例如保險公司、銀行、基金公司等等,而且我們正在擴大與這些機構的合作。借助陸金所平臺,一方面普通投資者能夠參與到傳統金融環境下只有高凈值客戶才能享受到的投資理財服務,實現財富增值;另一方面,各類機構能夠借此24小時服務更廣大的客戶,尤其是之前他們不愿意服務的“小客戶”。
正是因為“在滿足小微企業、中低收入階層投融資需求,提升金融服務質量和效率,引導民間金融走向規范化,以及擴大金融業對內對外開放等方面可以發揮獨特功能和作用”,互聯網金融才得以獲得國家政策支持。我認為,這同時也是國家對互聯網金融角色及任務的界定。
強調“互聯網金融本質仍屬于金融”
“互聯網金融本質仍屬于金融,沒有改變金融風險隱蔽性、傳染性、廣泛性和突發性的特點?!薄吨笇б庖姟愤M一步明確了“互聯網金融本質仍屬于金融”的定位,這也是我們陸金所一貫的觀點,互聯網金融創新必須要有底線和紅線意識。
時常有人問我,“陸金所的最大優勢是什么,核心競爭力是什么?”我回答他們,陸金所最大的優勢是風控能力,核心競爭力也是和傳統金融一樣,也是風控。陸金所在風控上投入了非常多的精力,包括引進國際先進的風控模型,利用大數據對風控模型進行驗證、優化,堅持O2O模式防范欺詐風險,通過引入第三方擔保等措施嚴格保障投資者利益等等。在這一系列的安排下,我們的投資者利益都得到了嚴格的保護,結果證明這種投入顯然是值得的。
在《指導意見》確立之前,陸金所就提出“不做期限錯配,不以短養長”、“專業的風控能力,嚴格的資產篩選”、“面向專業市場,服務合格投資者”等六大原則,并且嚴格自律,按照金融創新的原則堅持底線,不踩監管紅線。例如,我們一直將平臺資金與客戶資金嚴格分離,用戶投資的資金直接通過第三方支付或銀行進行劃撥,客戶資金不經過平臺;項目期限與投資期限匹配,堅決不采用期限拆分以及資金池等有嚴重隱患的運營模式。
在此次發布的《指導意見》中,意見還明確提到合格投資者制度,強調對投資者合法權益的保護。這一點我們早已開始行動,例如陸金所平臺上的所有用戶在投資之前都必須要經過風險測評,在投資前會對客戶進行充分的風險披露,并根據客戶的風險測評結果提供服務;而且每一個投資者在投資后都能獲得完整的、法律關系清晰的交易合同,從而保障其合法權益。
誠然,一部《指導意見》無法涵蓋所有,互聯網金融的創新也會繼續層出不窮,但是這部意見為互聯網金融創新明確了方向和底線,對行業長遠發展意義巨大?!吨笇б庖姟穼⑹切袠I走向規范化的一個全新起點。